阿美族語稱本地為『馬里勿』,是上坡的意思。以前這一帶森林叢密,有一種叫木蘭的植物會繞樹滋長,形狀有如鳳凰展翅一般,漢人來到這裡墾荒,見此情況便叫 這裡為『鳳林』。 清嘉慶年間隸屬台東直隸州,置鄉,轄今鳳林以南鄉鎮。日據時期設鳳林郡、歷鳳林街等名。民國34年臺灣光復,廢街稱鎮, 民國36年將光復鄉劃出,行政區域因而確定。目前共轄12里。值得一提的是本鎮的交通建設,像知亞干溪花東鐵路段的河底隧道,花蓮溪上的箭瑛大橋、中興大 橋的相繼通車,都有助於本鎮的發展。 另外,本鎮人口中以客家人居多,是一個典型的客家莊,由於他們勤勞儉樸,重視教育,因而培育出許多士子,如本縣的校長、教師,大半出自這裡,是本鎮最 膾炙人口之處。 【特產】:畜牧業產品、西瓜。 【位置】:東連豐濱鄉、北鄰壽豐鄉、西倚萬榮鄉、南界光復鄉。 【面積】:120.5181平方公里。 【人口】:約1萬1千餘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