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關懷長者、照顧弱勢,增加健康站共餐次數
鳳林鎮人口數雖然只有1萬餘人,但65歲以上長者超過2800人,佔全鎮人口比超過2成7,堪稱超高齡社會。蕭前鎮長推動各里老人家每週一次共餐深獲好評,建平上任後將增加為每週2次,鼓勵老人家走出家門學習保健知識,增加與同齡人交流機會,活得更健康、更開心。
二、族群融合、均衡發展,相互包容、共創雙贏
鳳林鎮雖然是個以客家族群為主的客庄小鎮,但還是有多達2成的原住民與新住民,各族群間彼此尊重、包容,是鳳林最美的風景。建平計畫善用此項人文優勢,展現鳳林的真善美,讓來鳳林做客的民眾感受溫馨的慢城小鎮氛圍。
三、透過活動與體育賽事舉辦,提升地方能見度,帶來人潮,增加在地商機
民國108年,鳳林鎮舉辦第一屆國際軟式網球邀請賽,吸引9國300多位選手參賽,成功經驗不僅讓亞洲軟網聯盟讚嘆,更創下國內小鎮舉辦國際賽事的首例。建平將在此一基礎上,爭取舉辦國內、國際賽事,提升鳳林的國內外能見度,吸引更多選手、遊客造訪鳳林,發展運動商機。
四、了解青農經營需求,透過農會通路平台之研商,拓展銷售管道,確保收益
青農返鄉不是口號!鳳林工商業不興,是個以農業為主的城鎮,吸引青農返鄉更是建平念茲在茲的心願。建平將主動了解青農需求,營造青農返鄉環境,藉由整合包括農會在內的產銷通路平台,拓展青農銷售管道,吸引更多青農回鄉。
五、爭取鳳林溪整體風貌整治,營造具觀光、休閒的農村景象
蕭前鎮長任內將原本雜草叢生、髒亂的鳳林溪河覆地,改造成鳳林溪花海,農曆春節前後都吸引許多民眾、遊客前往參觀。建平計畫進一步發揮鳳林溪花海優勢,爭取第九河川局協助整治鳳林溪沿岸,設置親水設施,打造成兼具觀光、休閒的鳳林溪,再塑農村新風貌。
六、爭取擴大箭瑛公園設施,設置廁所及淋浴設備,成為193線停駐據點
45年前,張箭、鄧玉瑛兩位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換來花蓮溪第一座鋼筋水泥橋,守護山興民眾往來市區的安全,箭瑛公園也成為緬懷、追思兩位老師犧牲奉獻的地方。配合新箭瑛大橋完工通車與國內方興未艾的自行車旅遊,建平準備與花東縱谷國家風景管理處合作,改善箭瑛公園設施,增設廁所與淋浴設備等,讓箭瑛公園成為美麗的193線上小憩、旅遊的新景點。
|